一段时间以来,AI、DeepSeek大热,人们纷纷议论它会取代多少行业、多少岗位的工作,甚至有人说,AI客观公正,让它来出份判决书,但我认为,当AI学会了人的道德规范,就可以写判决书了,但现在,仅懂法律还是不行。

一
现在AI的水平,虽然已经高度智能化,除了程序设定,不受人类影响,但同样由于其机械的设定,仅能作为人类的辅助,还不能做某些工作,如出具判决书。
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,在世界末日,一位父亲为了保护的女儿,在死去前,建立了一个基地,利用一台报废的军用人提供安全,同时设定了安全范围,若进入需要密码,不然就会被击杀,密码每三个月更新一次,被写在室内的一个笔记本上。后来,由于长时间安全无事,女儿疏忽大意,出了安全范围,但不记得密码。于是出现了一个悖论,进入就可以获得密码,但没有密码不得进入。机器人知道这就是主人,但进入需要密码,最终因女儿硬闯,在死亡时刻无意说对了密码,但生命已逝。
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,在世界末日,一位父亲为了保护的女儿,在死去前,建立了一个基地,利用一台报废的军用人提供安全,同时设定了安全范围,若进入需要密码,不然就会被击杀,密码每三个月更新一次,被写在室内的一个笔记本上。后来,由于长时间安全无事,女儿疏忽大意,出了安全范围,但不记得密码。于是出现了一个悖论,进入就可以获得密码,但没有密码不得进入。机器人知道这就是主人,但进入需要密码,最终因女儿硬闯,在死亡时刻无意说对了密码,但生命已逝。
这毕竟是一部电影,我们可以说程序设计不完善,但毕竟程序员并不能考虑到全部情况,总会有没有考虑到的情况,不然现在的程序不会时不时的就更新补丁,但这也说明了一个机器做事的弊端。
二
法律人都懂,法律总是滞后于问题的。法律也不是万能的,不可能穷尽规定生活、工作的方方面面,若真是那样,大家不用生活、工作了,全部去学习法律吧。同时,法律在制定时,会进行充分考虑,做到公允,但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、公正,同时法律也是冰冷的。正是在解决问题时,法官加了道德考量,自由裁量,最终才做出相对公平的裁决,才让人感觉到法律的温度。

三
司法实践中,若单纯依据法律规定就进行判决,像数学题一样操作,那AI倒真还可以,但实际中做出判决,并不是做数学题。在做出裁决时, 道德、自由裁量是影响最终判决的很大变量。一方面,刚才说过,法律总是滞后于问题的。法律也不是万能的,不可能穷尽规定生活、工作的方方面面。所以,不可能像做加减法一样进行判决。另一方面在作出裁决时,自由裁量补充了法律规定的不足,但也导致了裁决的温度变数。很长一段时间,大家都极力想尽量缩小自由裁量的空间,但这就像物理中的测不准定理一样,是不可能的。而影响自由裁量的,就是道德水平。第三方面,正是由于道德对自由裁量等的影响,导致了我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判决,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案同判,这归根到底是不同法官的道德水平、专业素养造成的。
四
道德水平对于公检法、律师、医生、会计师等以智力劳动为主的专业人员尤为重要。在本人作为律师实习考核考官对实习人员的考核中,政治素养、道德素养、执业素养、实习表现,道德素养占其四分之一。
道德素养对于以上行业人员尤为重要,但在现时社会,并没有对其提的多高,很多的流于形式,这也导致各种奇葩判决、奇葩行为的出现。
社会道德口口流传几千年,到现在由于各种原因,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因各种原固,逐渐变得不是那么重要,摔倒没人敢扶,借钱都不还,可见一般,这是社会道德。对于专业人员,建议抬高道德地位、加强培训,运用心理分析手段,强化道德在工作的作用。当有一套符合社会主流价值、相对规范、明确、完整的道德规范时,喂给AI,可以让它写一份判决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