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次旅途中,选择听书无意选了一本小说《烽火逃兵》,该小说未完结,但作者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放弃了更新,有江湖传闻作者被叫去座谈了,这更让这部小说变的有点神秘。今天咱们谈小说故事,聊其中问题,提生活建议,让我们大家更热爱和平,促国家稳定、人民幸福。因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,身处战争年代或战场中真不是一件幸事。

被一连串失敗打击的没了信仰的主人公胡义
主人公胡义:从小就是个胡子(东北民间称呼土匪叫胡子),十七岁投了东北军,东大营讲武堂十一期甲级学员,入关后任师直属机枪连连长,少校军衔,津浦路阻击日军的时候重机枪连全连覆没,就活下来他一个,上级认为是他指挥布置不利导致重机枪连覆没,遂降级为上尉,调任督战队,结果又私自放跑了十几个战场上的逃兵,因此免除一切职务军衔,彻底变成个兵了。
在淞沪战场又是一场惨重的失败,胡义与战友傻小子逃离日本人封锁,傻小子找吃的过程中无意被地下工作者苏青打死,胡义为了复仇,强了苏青,在之后逃跑过程中又遇苏青,在漫无目的流浪中之中,为了那一夜XX决定送苏青去根据地,从而掀开后续故事。在那个年代,在那个年龄,一次性对男女双方都产生了极大影响,为后续故事情感铺垫。
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小说关于武器、战术等描写,好像很专业的样子。同时结合我们其他方面掌握的信息,可以把他写的当真事实来看吧。

战争年代普通人命如草芥
以前在看战争影视时,看到其中指挥员不讲战法战术,人命无谓死去,让我对部队产生一种恐惧。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,作为一名士兵,在战争中死去实属正常,但也要死的有价值,但若碰上一个平庸的指挥员,让你无谓的去死,实在不能接受。但古今中外的战争中又有多少士兵这样无谓死去,想一想赵国四十万,看一看苏联电影中政委同志驱赶着往前冲,唉!
在小说中,独立团的一连、二连、三连中,有多少这样的士兵无谓的死去,在战斗过后,指挥员是感叹人员、武器的减少,努力去要求补充人员与武器,每每此时,都会发出感叹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这还是士兵,更不要提平民百姓了。
我们作为后人,也理解那个年代指挥员的水平,也理解那个年代士兵的素质,也理解那个年代的无奈,所以,只能在这里发出感叹,更珍惜我们的和平,极力同一切破坏和平、破坏国家稳定、损害我们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做斗争。
战争年代的物资补充
以前有在网上看到有人发问,战争年代我们怎么从一无所有并不断发展壮大,最终打赢战争,我也好奇,在小说中可见一斑。
一个方式从战斗中缴获,但早期这部分量比较少,因早期部队少,实力弱缴获也少,所以早期战斗更多的是靠人数优势,以多打少。另一个方式是在敌占区打土豪、汉奸所得。第三个是爱国的地主富绅的捐赠或借款借物,以及后期根据地的生产。现在在网上不断披露出来的当年借条,可以说明这一事实。

战争年代的婚姻
战争年代的婚姻,普通人的自有社会习俗约定,在这里聊下军人的婚姻,在抗战时期,为了稳定军队,制定了一项规定,即“285团规定”。这一规定要求干部在年满28岁、有5年革命经历、担任团级干部的情况下,经过组织批准才能结婚。这一规定旨在限制干部过早结婚,以免影响工作和斗争。具体条件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,例如有的地方规定为“二五八团”,即25岁、8年工作历史、团级干部。这里没有说普通军人,根据小说了解,普通军人应该是不符合条件,不能结婚。
小说中,从大城市投奔革命来到师部的美少女宋小瓷,被一个团长看上,派两个士兵跟着她,直到她同意婚事,而她不同意又非常无奈,不得不逃离师部。到了独立团又被团长看中,也多番举动,古今中外爱美之心无可厚非,你情我愿没有什么好说的,但利用职权等达成目的的,这和强什么的有什么区别。看到这一点,我没有感到虚假,因为我想到黄克功与刘茜。
在历史中感受痛楚,在现实中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吧。
政治运动
主人公胡义因中正步枪及苏青与三连指导员杨德志发生矛盾,读到此处我都为胡义担心,通过小说我们可知杨德志并非一个纯粹的政工人员,同时作为后人我们也知道党的历史上各种政治运动的杀伤力,未来大概率要吃杨干事的苦。在小说中,团长、政委、九连指导员、小红樱他们这些人对政治审查的敏感程度可知。小说没有到结尾,但在师部下来人审查苏青、胡义一事可以看出,有人举报,何人呢,应该是杨干事吧,但这只有作者知道。
胡义、苏青因为一夜情事,互相隐瞒互相保护,这也给政治审查带来诸多麻烦,再加胡义的性格,后续应该少不吃这方面的苦。任何时候,不圆滑的人、杰出的人都会经历更多的磨难,而胡义正是这样的人,所以后果可想而知。
普通人的生活
在小说中,在那个战争年代,普通人,要么卑微的活着,命如草芥,要么死。
好的文学作品,就是要我们牢记过去的苦难,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;就是要我们通过历史,学会正确的选择,努力创造、维护自己想要的家国;就是要牢记过去、把握现在、憧憬未来!!!!